2013年3月6日

親子

原來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

優活健康網
- 記者 莊常謙


( A )

桑迪 有一
4歲兒子 喬伊,有天,奶奶正好來家裡,喬伊就開始哭鬧。
首先因為他最愛吃的那種麥片吃完了,奶奶匆匆地買了麥片回來。
才吃幾口喬伊又哭鬧,奶奶和媽媽又為他準備了麵包和蛋,他還是不滿意。

大人認為,喬伊一定是不舒服情緒才這樣。
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‧克勞德在書中指出,在案例中,媽媽變得緊張,並讓孩子學會苛刻、挑剔,無同理心。

其實對於喬伊,麥片只是個獲得關注的工具,讓他更感到自己更重要。
並可集中注意力,實則能控制大人,並達到目的,這才是他想要的。

所以大人應該教他,要考慮行為所造成何影響,時時待人著想,須有善解心,學會如何合理付出和獲得,這種自他交換之思慮及配合能增上家庭融洽,也帶來滿足和歸屬感。



從另一面向來觀,會發現其實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。
心理學家奧德麗‧瑞克博士補充,因孩子被嬌慣,很多父母不著期望他對家庭有所貢獻。
這想法百害而無利,反之,孩子該為家庭出力,家務可以分給孩子。
當阻止孩子幫忙時,也是在否定孩子做貢獻。

父母常因工作與壓力,疲憊與挫敗的回家,進而時把孩子放在電視前去做家務,但這樣會製造更多問題。
假若父母讓孩子去做,遠比剝奪他嘗試要好,這樣孩子就失去學會待人着想和合作意識。
若大人能以鼓勵孩子做出貢獻的方式來教養,那哭鬧就會慢慢減少。


為達成這目標有
3種方式:

合理的後果
溝通公式讓孩子對家務做出貢獻

這些方式若交互運用得當,家庭成員就可為家庭做出貢獻,奠定和諧的基礎,形成穩定的教養風格。


( B )

孩子哭鬧?媽媽1分鐘都不能離開!

安妮有個孩子,是
3 歲的凱蒂,凱蒂總是在家裡一刻不停地哭鬧。

當媽媽想走開一會,凱蒂就會哭鬧,情況越來越嚴重,因此安妮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能力好好養育孩子。

對此,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‧克 勞德 博士在書中表示,凱蒂是在用錯誤的方式來尋找歸屬感。
偶然間發現哭鬧可以得逞,讓她覺得自己很重要,並學會依賴他人,做家中長久的「寶貝」,藉由控制來找到她在家裡的位置。
並用哭鬧以達到目的,並且讓她覺得自己很強大,對此也感到有趣。
父母的錯誤回應會使哭鬧更嚴重,所以凱蒂利用媽媽的沒自信來達到的目的,使她懷疑為人母的能力了。

因此,父母面對哭鬧時的錯誤反應有:

1.
    滿足孩子的要求;
2.   表現得很惱火;
3.   表現出憤怒或不滿意;
4.   報復孩子。



另外,美國心理學家奧德麗‧瑞克博士也認為,如果父母縱容孩子繼續這樣做,尋找歸屬感會伴隨著凱蒂長大成人,並成為她的生活。
她會透過哭鬧來操縱,以成為關注的焦點,這些都會阻礙她,讓她沒機會去認識朋友,建立起社交圈。
也會感覺自己老是被傷害,因長久也學不會獨立,也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。

這進一步說明,孩子往往不會自覺改正,隨年紀增長後會轉而採取更危險的行為,比如撒謊、偷竊甚至離家出走。

而有時候孩子不哭鬧,是因其他孩子模仿、取笑他,但若大人把模仿孩子的行為當作管教孩子的手段,這樣會傷害孩子,並且也在教孩子把報復當作武器。

所以孩子若從小沒有正確教育與引導,放任他哭鬧發展,或是用報復、取笑回應,對孩子的未來與人格塑造有很大的負面影響。



圖文源於網絡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